青青河边草篇
傅玄〔魏晋〕
青青河边草,悠悠万里道。
草生在春时,远道还有期。
春至草不生,期尽欢无声。
感物怀思心,梦想发中情。
梦君如鸳鸯,比翼云间翔。
既觉寂无见,旷如参与商。
梦君结同心,比翼游北林。
既觉寂无见,旷如商与参。
河洛自用固,不如中岳安。
回流不及返,浮云往自还。
悲风动思心,悠悠谁知者。
悬景无停居,忽如驰驷马。
倾耳怀音响,转目泪双堕。
生存无会期,要君黄泉下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河边青草一片青绿,沿着大道绵延万里。
青草应当萌生在春天,在万里之外服役的丈夫也应当有归来的日期。
但如今春天到了青草却不萌生,归期到了仍不见丈夫归来我也只能无声地叹息。
节候的变迁触发了我的相思,在梦中真情流露多么孤凄。
梦见我和丈夫好像一对鸳鸯鸟,在云间飞翔比翼相依。
醒来之后却空寂无所见,我们相距这般遥远就好像参商分处东西。
又梦见我和丈夫誓结同心,比翼畅游在北边的树林里。
醒来之后却空寂无所见,我们相距这般遥远就好像商参分处东西。
我们的婚姻自以为会像河水和洛水那样的牢固,看来还比不上
赏析
汉乐府有《饮马长城窟行》,写思妇怀远之情。此篇即其拟作,题亦作《饮马长城窟行》。汉乐府原作开头二句是“青青河边草,绵绵思远道”,此篇开头大体相同,也是从绵绵春草起兴,触发对身在远方的丈夫的怀念。“悠悠万里道”的“悠悠”,既是描状道路遥远,也是形容其思绪的绵绵。草春生秋衰,最易引起人的节序之感;草又往往生长在道旁、河边,与人的行踪常发生联系。所以草就很自然地引起人们的怀远、恨别之情,比如《楚辞》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”,即是同感。下面就写道:“草生在春时,远道还有期。”这里是以草生有时推想丈夫还乡有日:草在春天萌发了,征人应该能回来了。可是,“春至草不生,期尽叹无声。”春天来了草
简析
《青青河边草篇》是一篇五言乐府诗,该诗歌主要讲述草春生秋衰,深闺妇人离愁和征人思乡恐难归的故事,写思妇怀远之情。此诗前八句说草春生秋衰,引起女子的节序之感和怀远、恨别之情;中间十二句写梦境和梦醒后的怨情;后八句即景抒情,表现出女子的痛苦、失望以及爱情的无比执着。全诗情思悱恻,感人至深,回环往复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衷曲,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。
傅玄
傅玄(217~278年),字休奕,北地郡泥阳(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)人,西晋初年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。 出身于官宦家庭,祖父傅燮,东汉汉阳太守。父亲傅干,魏扶风太守。 122篇诗文 24条名句
悲从弟仲德
陶渊明〔魏晋〕
衔哀过旧宅,悲泪应心零。
借问为谁悲?怀人在九冥。
礼服名群从,恩爱若同生。
门前执手时,何意尔先倾!
在数竟不免,为山不及成。
慈母沈哀疚,二胤才数龄。
双位委空馆,朝夕无哭声。
流尘集虚坐,宿草旅前庭。
阶除旷游迹,园林独馀情。
翳然乘化去,终天不复形。
迟迟将回步,恻恻悲襟盈。
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
陶渊明〔魏晋〕
寝迹衡门下,邈与世相绝。
顾盼莫谁知,荆扉昼常闭。
凄凄岁暮风,翳翳经日雪。
倾耳无希声,在目皓已洁。
劲气侵襟袖,箪瓢谢屡设。
萧索空宇中,了无一可悦!
历览千载书,时时见遗烈。
高操非所攀,谬得固穷节。
平津苟不由,栖迟讵为拙!
寄意一言外,兹契谁能别?